昨日,一場主題為“零售業變革與經驗分享”的MBA新年論壇在東南大學舉行。來自省內零售企業的老總和學者,就中國零售業對外資全面開放之后的對策進行了探討。企業家們提出,外資企業并不是強大得可怕,本土零售企業要懂得面對現實,更要知道如何“與狼共舞”。
本土企業間的激烈賽跑
中央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曉軍在談到本土零售企業如何應對全面對外資開放的時候,說了一個小故事表明自己的觀點!坝幸粋寓言,是說兩個人在路上遇到了狼,其中一個拔腿就跑,另外一人說,不用跑了,你肯定跑不過狼的。前面那人邊跑邊說,我不用跑過狼,只要跑過你就行了。”
胡曉軍解釋說,12月11日開始國內零售業全面向外資開放,首先可能引發激烈競爭的倒可能是本土企業間的賽跑,只有勝利者才可能和外資巨頭進行決戰。
合作比競爭更重要
江蘇文峰集團的董事長徐長江昨日也應邀來到了論壇現場,他的觀點與胡曉軍的觀點顯然不同。文峰集團是一家在南通、上海等地赫赫有名的連鎖百貨企業。他對零售業如何取得最大效益的看法是,合作往往比競爭更重要。他舉例告訴在場的南京本地商家,在競爭中,他們曾搶占了北京一家連鎖店對手的主要生意,按道理來說,文峰集團可以把對手完全擊垮,讓其退出市場。但是徐長江沒有這樣做,而對對手從經營方式上進行了一定“扶持”,還和對方簽訂了12年的租賃協議。
他說,表面看起來扶持對手的做法不符合商戰基本規律,但是如果對手倒了,就會引進新的更強的合作方,從而引發更慘烈的競爭。讓競爭對手不要倒,就可以給自己留下更大發展空間。“合作有時候比競爭更重要!
要長青而不是創新
“企業生命力是否在于創新?”面對MBA學生的提問,在座的企業家表示不完全贊同這種說法。他們說,創新的真正含義應該是根據競爭環境與時俱進。不少企業家認為,聯想收購IBM,是為了學習如何做一個品牌,企業應該重視品牌建設,要長青而不是創新,否則企業會拿到“創新獎”,但并不一定會得到“效益獎”。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徐康寧說,加入WTO三年以來,零售業的國際化比原來估計的要快,受到的沖擊比估計的要小,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本土民營等各類企業的發展壯大和理念進一步成熟。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watkissart.com/dongnan/64792.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