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寧夏日報周刊 -> 寧夏故事
      隱居石礫間的大自然“萌寵”——
      三山里的精靈? | 賀蘭山鼠兔
      2024-04-07 08:07:26   
      2024-04-07 08:07:26    來源:寧夏日報

        精靈檔案

        別名寧夏鼠兔,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屬,為中國鼠兔中體形較大的一種,毛長而蓬松,耳圓,四肢粗壯。冬季背毛呈銀色,夏季為銹紅色。主要棲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礫石帶,在亂石堆的縫隙中生活,僅分布于中國寧夏與內蒙古交界的賀蘭山脊頂地區,范圍極有限,是中國特有物種。被我國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精靈物語

        有人問我到底是鼠還是兔,其實我姓兔,屬于兔形目,并不是鼠,與其他兔科親戚們相比,我真的很“迷你”。因為長相可愛,有人認為我是動漫里的“皮卡丘”。我們數量極為稀少,屬于世界極危物種,想要親眼在野外見到我們,得看運氣。

      (賀蘭山鼠兔圖片均由聶洧提供)

        精靈故事

        4月4日,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里游人如織。人間四月天,賀蘭山里的蒙古扁桃花期正盛,干枯的灰榆枝條開始變得圓潤。

        “這兩種植物都是鼠兔的美味。進入4月,山里的食物多了,它們的日子也好過些。”9時,記者跟隨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工作人員、寧夏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會員聶洧向景區深處走去。此行的目標是位于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處山體——1年前他在這個區域發現了賀蘭山鼠兔,并多次拍下它的“倩影”。

        一行人沿著蜿蜒的山路而上,到達銀巴古驛景點區域一帶時,只見巖羊在蒙古扁桃之間跳躍,二者相映成趣。“銀巴古道是著名古道之一,過去是寧夏與內蒙古之間的一條商道。”聶洧介紹。

        但是記者的心思都在賀蘭山鼠兔身上。

        這種以賀蘭山命名的世界極危物種,因數量較少尚未在寧夏開展專項調查。2017年7月被網友在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拍攝到,引起關注,直到2023年3月再次進入聶洧的鏡頭。在他提供的照片和視頻里,人們得以見到賀蘭山鼠兔的“盛世萌顏”:它毛茸茸胖嘟嘟,有著一身保護色,毛發幾乎與巖石融為一體。一雙黑珍珠似的小眼睛時刻保持警惕,一對圓圓的小耳朵像花瓣開在頭頂,站起身來啃食枝條嫩皮的樣子十分可愛,作為大自然“萌寵”,怎讓人不心生憐愛?

        很快,記者一行來到一處巖石帶腳下,仰頭在亂石堆的石縫中尋找賀蘭山鼠兔的身影。對于今天能否遇到它,聶洧也是矛盾的:“4月是鼠兔的繁殖期,它們對食物的需求大,活動頻繁。但是今天游客多,有可能會嚇到它們。”

        記者跟著聶洧攀著石頭爬了上去。他在一處荊棘叢前停了下來,原來這也是賀蘭山鼠兔的“美味”,聶洧掰開枝叉,仔細查看,“這都是舊啃痕,快長好了。有資料顯示,它的糞便比大米還小,但是我沒有見過。”

        在聶洧眼中,賀蘭山鼠兔除了“萌萌噠”,最大的特點就是“膽小如鼠”了。

        身處賀蘭山食物鏈的底端,稍有不慎就會成為金雕、禿鷲、蛇、狐貍的“開胃菜”。

        “它出現的時候,往往先露出小腦袋,四處打量一番再行動。它在一個地點只停留數秒,然后迅速躲進石縫,又會突然出現在另一塊石頭上,所以拍鼠兔非常難。即使它出現在石礫間,如果保持不動,一般人也很難發現它的存在。”

        在和記者交流的時候,聶洧的目光仍在石堆間不停穿梭尋找。

        “山里早晚溫差大,它一般在暖和的午后出現。這個季節,主要以巖石洞穴附近植物的樹皮、剛發芽的枝、根莖、草根為食。”

        說起和賀蘭山鼠兔的相遇,聶洧覺得緣分不淺。

        2023年3月,有攝友來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拍攝藍馬雞,意外拍到了一種小動物:圓圓的耳朵,既像老鼠,又像小兔子。據這句簡單的描述,聶洧很快就斷定那是賀蘭山鼠兔。于是他興致勃勃地帶上相機,在賀蘭山鼠兔出沒的地方蹲守,這一等就是四天。那四天,他每天早早出發,帶上干糧和水,一直熬到下午,巖羊、狐貍、蜥蜴、禿鷲陸續出現,可賀蘭山鼠兔卻遲遲未現身。就在他想放棄的時候,它卻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

        從那以后,相遇似乎多了起來。

        “有一次,我還遇到過一對鼠兔呢,可能是夫妻吧;還有一次,我在這一帶的山上沒有發現它,誰知剛下山,它卻在棧道上跳了出來;最珍貴的一次,是一只繁殖期的鼠兔,在美美地啃食一株植物,全程都被我錄了下來。”

        記者問他,如果2023年3月那次蹲守沒有等到賀蘭山鼠兔,還會繼續等嗎?

        聶洧說他很早就有一個信念,作為寧夏賀蘭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一名工作人員,他想把以賀蘭山命名的“兩鳥一獸”都拍攝到。“兩鳥”指的是賀蘭山紅尾鴝和賀蘭山巖鷚,二者均屬國際國內特別關注的物種,“一獸”指的便是賀蘭山鼠兔。“如果那次沒拍到鼠兔,我還會繼續拍。因為我知道它就在山里,早晚會遇到。”

        臨近中午,游客人數倍增,聶洧必須回到工作崗位,他安頓記者可以再蹲守一會兒。站在海拔約2000米的高處,放眼望去,林海浩瀚,郁郁蔥蔥,古松掩映著陽光,賀蘭山如此祥和而美好。

        “和野生動物相遇,本就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兒。”這是聶洧多次提到的一句話。通過探尋,記者對賀蘭山鼠兔已有了初步了解,如果某天偶遇,四目相對時,不如就道一聲:你好呀!(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倪會智 見習記者 孫鄭濤 馬對對 實習生 鄭雨陽)

      【編輯】:尤天竹
      【責任編輯】:尤天竹